10倍本益比股票不見得10年回本》便宜股票報酬率的真相是…

最後更新:2023-04-10

「市場先生,網路上說本益比指的是回本的年數,所以12倍本益比真的是12年回本嗎?」

上周一位網友問到這問題,他是一個剛開始學投資的新手,
學習價值投資方式,找一些好公司低買高賣比較能讓他安心。

在大盤萬點的情況下,大多價值投資與長期投資者都很難找到很棒的進場點。
這時候對他而言資金也不多,最好的操作方式是也許等待,不見得一定要從中挑到便宜的股票。

不過他的問題有點難回答,本益比的確是代表回本年數,但那只是理論。
如果你想多了解本益比,
我之前有寫過關於PE本益比還有EPS每股盈餘的文章可以參考。

關於本益比是否越低越好?
本益比數字是否真的能代表回本年數?

以下市場先生透過一些統計數據幫你解答。

首先,不是每一檔股票都可以用本益比估價

本益比 = 股價 / 近4季EPS

本益比估價是假設未來幾年的企業獲利會和現在類似,
並且認為這些盈餘會反映在股價的成長以及股利的配發上,藉此推測出報酬率及還本時間。

本益比估價只能用在有穩定獲利、可預測性高的股票

若是獲利起伏不穩定、有虧損的股票,
用本益比做估價時往往會看到一些奇怪的數字,
比方說低於6倍的本益比,或是超過100倍的本益比都有可能。

以下3點是用本益比判斷股價是否便宜之前,我會先考慮的事:
1. 我習慣至少過去3~5年的年度每股盈餘EPS要大於1元,而且是有穩定獲利的公司才適用本益比來分析。
2. 過去3~5年EPS要保持穩定或成長,避免衰退趨勢。
3. 合理的本益比範圍是在8~20倍之間,偏低或偏高通常都有其他因素影響。

只要經過這三點評估,使用上就比較不容易出問題。

實際測試:10倍本益比,不見得是10年回本

假設回到10年前2007年中,當時加權指數也來到高點,
一路從8000多點漲到最高9859點,然後就一路向下。

如果在在10年前買進本益比低於10倍的股票,理論上是當時相對便宜的個股,
10年過去了大盤也重新回到高點,但現在真的能回本嗎?

從07~17年期間台灣50的報酬率也大約是100%,
如果用72法則換算年化報酬率大約是7%,是個相對合理的報酬率。

我將本益比由低到高分成4組:
1. 本益比低於8倍,股價過度低,通常有特殊原因
2. 本益比8~12倍,屬於較便宜的股票
3. 本益比12~20倍,屬於正常的範圍
4. 本益比20倍以上,代表當時股價偏貴,或是屬於成長股

因為在台股EPS數字太小時會有各種妖魔鬼怪,
所以我以下我只列出04~06年EPS皆大於1元,且06年的EPS不會低於04年太多無衰退跡象的企業觀察回本的狀況。
這樣的股票所剩不多,一千多檔只剩下375檔,算是EPS比較正常的股票。

統計結果:10年賺進的EPS,有回本的股票不到3成

本益比 總檔數 10年後有幾檔 賺進10倍EPS 比率
8倍以下 16 3 19%
8~12倍 134 41 31%
12~20倍 174 31 18%
20倍以上 51 2 4%
合計 375 77 21%

統計期間:20070502年報公布至20170915
(備註:期間股本大小有變動,EPS已根據股本做調整)

若一檔股票在2007年股價是100元,
並且在未來10年到2016年報公布為止賺進超過100元EPS,
就可以說它在10年內賺進EPS有回本。

從統計數據可以觀察到:

1. 並不是低本益比的股票回本就真的比較快:
以8倍以下本益比比率只有19%回本,
8倍看似便宜,理論上10年累積的EPS應該回本的比率要比高本益比的股票還高,
但後續獲利表現卻更差,回本速度沒有比較快,跟12~20倍狀況差不多。
這數據告訴我們本益比並不是越低越好。

2. 本益比超過20倍更難回本
這代表付出20倍的人付出高價並沒有買到成長性,就單純只是買貴了而已。

當然,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數據評估的時間點是在2007年的相對高點

整體平均只有21%的股票,10年來賺進的EPS有回本,
但如果你不是買在這相對高價,比率應該會比21%再更高。

其實從2009~2017一路也算是大多頭市場,雖然2007年股價與本益比偏高,但的確也證明買貴了,大多頭也很難補回來。

投資很多時候就是要做好最壞的打算
總之這個數據我們可以理解到,
長期(10年)而言本益比並不是越低越好,太高則是通常不好。

把股價上漲也考慮進來,本益比介於8~20倍之間長期報酬率比較穩定

前面的統計結果只考慮企業賺了多少EPS,但並沒有考慮到股價上漲多少。
若把股價的成長也考慮進來,有多少股票獲利超過100%呢?

統計結果如下:

本益比 總檔數 獲利>100%檔數 比率
8倍以下 16 2 13%
8~12倍 134 59 44%
12~20倍 174 62 36%
20倍以上 51 5 10%
合計 375 128 34%

在375檔過去獲利穩定的股票當中,
僅有34%的股票在10年後報酬率超過100%,換句話說投資0050就其實至少打敗66%的股票,
同樣,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這是買在2007年高點。

其中本益比低於8倍表現依然不佳。
同樣的本益比20倍以上的股票表現也很差,顯然高本益比並不代表著股價是成長股,
再給予高昂的估價之後,只有極少數的股票報酬稍高。

表現比較好的是8~12倍本益比組,與12~20倍本益比組。

把更多樣本數考慮進來,也是一樣的結果

細心的人會發現,8倍本益比以下的樣本數很小,會不會導致統計意義不大?
上面的數據因為我一開始在篩選時,就排除掉了獲利不穩定的許多公司,
所以本益比8倍以下的樣本數很小。

這裡市場先生額外提供一組數據,是不包含上面原本375間比較正常的企業樣本,
挑出有上市10年以上,但獲利沒那麼穩定的公司,其實測試出來的結果也差不多。

以下這組是上市10年以上,但獲利不穩定的公司報酬率
本益比 總檔數 獲利>100%檔數 比率
8倍以下 450 60 13%
8~12倍 75 34 45%
12~20倍 179 73 41%
20倍以上 223 65 29%
合計 927 232 25%

看這裡你會發現,
其實獲利不穩的股票,本益比通常太高或太低,
這寫是為什麼我一開始要排除這些股票,因為沒有參考價值。

這裡面奇怪的公司較多,EPS和本益比有的也比較異常,
但樣本數很大,數據已經充分反映一些事實。

思考:好公司一定要買便宜嗎?

巴菲特早年的價值投資選股法學習來自葛拉漢
實際上它是透過資產負債表上一些估價落差資訊,收購一些低估資產來套利,
不過許多人也把這樣的作法誤解為「只要買得便宜就安全」,
因此有些人會用本益比、股價淨值比去估算出合理的股價。

但顯然這方法並非完全適用於任何地方,而且便宜的好公司也越來越難找,
就連巴菲特也因為買了波克夏紡織廠而遭遇挫折。

因此巴菲特後期便將方法調整為「好公司用合理的價格買進」
同樣都能創造很棒的獲利。

以台積電(2330)為例,在2007年5月時,
剛剛公布06年的EPS 4.93元表現優異,相較過去有較大的成長,
此時它的本益比是15.6倍,股價是68.4元剛來到當時的相對高點。

當時很多人都覺得貴,但實際上在往後的10年,
台積電不但累積賺進了71元的EPS,股價也因為獲利成長而持續往上升到超過200元,
這還是已經扣掉配股配息的數字。

換句話說,雖然它當年本益比15.6倍,看似要15年多才能回本,
實際上大概只花了6年左右就回本了,如果一直在等它變便宜其實根本等不到。

反觀當年老一輩很愛的中鋼(2002),當年因為EPS持續下滑,
因此即使是在2007年大盤高檔,它的本益比也只有9.2倍,相當便宜。
當年股價是38.7元,
但往後10年中鋼的EPS卻只賺進19元,回本不到一半。

如果看考慮股價漲幅報酬差距就更驚人了,
中鋼10年報酬僅25.8%,台積電則是403.8%

台積電(2330) 中鋼(2002)
2007年5月 股價 68.4 38.7
2007年5月 本益比 15.6倍 9.2倍
往後10年累積賺進EPS
(經股本調整後)
71 19
往後10年還原報酬率 403.8% 25.8%

(備註:上述EPS有經過股本變動的調整,我是以2006年的股本為基準)

結論:不要過度迷信便宜的股票

1. 本益比反應回本年數只是理論,實際上一定有落差

2. 長期而言,本益比太高或太低的股票績效都比較差,8~20倍之間的本益比表現比較好

3. 好公司如果真的好,價格就是其次的考量,不見得非得買便宜才能賺錢,有時合理數字就可以進場

從過往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理論和實際上的差異。
在投資中任何指標都只是參考而已,好壞並非靠一個指標就能判斷出來。

下次有人跟你說某檔股票本益比很低代表便宜時,你就知道可以多思考一下了。

任何投資分析方法都有優點也有缺點,如果想多了解關於價值投資的問題,
下一篇文章可以看:用價值投資選股必須知道的3大缺陷 

關於投資的統計數據,
市場先生有整理一系列投資統計研究文章,有興趣可以自己參考,
如果你自己有做研究統計也歡迎和來信我一起討論唷~

額外分享一些理財相關資訊:

1. 價值投資必看10本書

2. 新手如何開始學投資? 超過100篇入門教學文章分享

3. 股票開戶》最新優惠券商推薦

4. 基金開戶》零手續費優惠開戶推薦

5. 一分鐘看懂本益比

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,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

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,
解決投資的煩惱!

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,
幫我按個讚,分享給更多人看到,謝謝!

本文提到股票標的,均為投資教學使用,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。

本文刊登於Money錢雜誌2017年9月號,未經授權請勿轉載

上 / 下一篇文章

一般留言

  1. 那改成先用一般本益比去挑選股票,然後再把該股票自身過去的本益比加以平均,選擇股價低於平均值的時候入場如何?(當然前提是企業獲利能力沒有大幅衰退)

    1. 順序不大對,應該都是先看公司獲利與體質,不會先看是否便宜
      因為便宜是比較出來的,但比較的前提是不同公司間的條件相同,但獲利穩定成長和虧損連連的公司本來比價格就沒意義

  2. 您好,
    請教您在文中『在375檔過去獲利穩定的股票當中,僅有34%的股票在10年後報酬率超過100%,換句話說投資0050就其實至少打敗66%的股票』
    為什麼0050會屬於那34%的部分?
    是否0050的成分股挑選條件 都有類似您文中所提及的各項條件嗎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