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宜到不合理的東西,不要買,尤其是食物。

最後更新:2021-06-02

在家自己煮會比吃外食省錢嗎?
我一直很想試一下,到底這樣可以省多少。

上個月開始做實驗,
不但自己煮,還要挑便宜大碗的食材,
而其中試到覺得最划算的,
應該是超市裡一顆1~2元的奇X熟水餃。
便宜,而且煮起來又方便。

一直到這周一,
那天,連續遇到2位做餐飲的朋友,
都聊起這個話題,

有趣的是,他們都反對在吃的東西上省錢。

一位是開牛排館的老闆,另一位開咖啡店的老闆,
兩人不約而同說了同樣的話:

「你應該先想想他們的成本是多少?」

這時才驚覺,我犯了一個很基本的錯誤。

一顆賣1~2元的水餃,

製造商要賺一筆,
運貨的賺一筆,
銷售通路要賺一筆,

那真正吃下肚的材料,成本會是多少呢?

回家後馬上上網查,
一查X美熟水餃的關鍵字,

出來第一頁都是最近和餿水油有關的新聞,

果然,
一分錢一分貨。

實際上,實驗的結果也很有趣,
三餐即使自己煮,能省的錢其實非常的有限,
事實上,大多數的食材價格都在合理的價格,
比方說,麵條、豬肉,大概就是那個價,

總有些廠牌可以把東西賣得特別便宜,
但即使買他們的產品,
一個月頂多省下一兩千元而已,

省下了錢,也可能省了健康,
無論是營養的均衡或食材的品質都絕對不划算。

「50元以下的便當不能吃!」

「一顆水餃,起碼要賣4~5元才合成本!」

「真的吃壞身體,以後醫藥費絕對不只這樣!」

「你買賣股票和期貨的手續費都不只那些錢。」

很多事情道理都一樣,但當下就是轉換不過來。

便宜不見得不好,
但與合理的價值相差太多時,
很可能潛在著某些風險。

就像買股票的時候,你不會只因為便宜就想買它。
本益比低,一定有它的原因,
也許是好公司遇到暫時性的衰退因素,很值得進場承擔風險,
但也許暫時性的衰退,一不小心就會變成永久的衰退,
也許有更大的機率是這公司本來就沒前景。
任何公司都有這些風險,只是便宜的股票機率更大一些。

吃便宜的東西也是一樣,
越便宜 (和合理價格相差越多),潛在危險的機率就越大,
夜路走多總會碰到鬼。

「最糟的情況,就是每月省2000元,以後卻要花超過2000元當醫藥費。」

「我覺得情況可能比你想的還要更糟。」

「怎麼說?」

「比方說,每個月在食材吝嗇省下2000元,卻願意花2000元買健康保險。沒有辦法比這更糟了,對吧?」

上 / 下一篇文章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