秘櫃式指數基金是什麼?為什麼不值得投資?一分鐘看懂秘櫃式指數基金
最後更新:2022-07-12
許多人投資共同基金,目的是希望共同基金透過主動投資選股,能獲得比指數更多的超額回報,
但其實有些主動基金是假裝成共同基金,實際上卻和ETF一樣,基金成份股權重貼近指數,
例如基金中可能有9成的成分股與權重組成跟指數一樣,很類似於ETF,卻收取共同基金的內扣費用。
簡單來說,這種基金的投資成果和ETF差不多,費用卻比ETF高好幾倍。
這種基金在市場上有個稱呼,稱為秘櫃式指數基金(Closet Indexing Fund),也稱為 類指數基金、偽基金,
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秘櫃式指數基金,分為以下幾個部分:
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:
秘櫃式指數基金是什麼?
秘櫃式指數基金(英文:Closet Indexing Fund或Closet Index、Closet Indexing)我把它直接按字面上翻譯,就是指「暗中指數化的基金」。
也有人稱為秘櫃指數、偽基金、類指數基金,目前還沒有一個比較統一的中文名稱,以下暫稱它叫做 秘櫃式指數基金。
共同基金透過主動投資,目標是追求比被動基金更高的投資報酬率,
但是過去國外許多投資專家發現,其實有些主動式管理的共同基金,績效反而不如追求指數的被動型基金,
因為主動基金有較高的管理成本,讓某些基金的報酬常低於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。
於是越來越多基金經理人,將操作基金的方式從主動式管理漸漸趨向被動式指數化,它的成份股與權重和指數的相近程度很高,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是不希望績效輸指數太多,以免自己丟了飯碗。
這種明明是主動基金卻追蹤被動式指數績效的基金,就稱為秘櫃式指數基金。
秘櫃式指數基金最大缺點:ETF的報酬、共同基金的收費
秘櫃式指數基金宣稱是主動型基金、收取較高的管理成本,但實際上卻採用被動式管理方式,
因為被動式指數型基金的費用率很便宜,主動與被動基金兩者間的費用可能就差了5~10倍,也就是說投資人支付較貴的費用,卻買了一個偽主動基金。
全世界都存在著這種偽基金的問題,有篇學術論文(Cremers,M,2016)比對了各國秘櫃式指數、偽基金的統計數據
下圖中的紅色區塊就是偽基金,可以觀察到全球各國大約都有約30%左右的偽基金,而比例最高的是瑞典。
以平均費用來率來看,下圖中可以看到主動基金的費率(紅色圓點)每年平均為2%,而被動型指數基金(藍色叉叉)的費率則幾乎不超過2%。
簡單來說,這些秘櫃式指數基金,成效和被動投資的ETF一樣,卻收取接近共同基金的高費用,在全球各國這些秘櫃式指數基金收取的費用大約都比同樣的ETF高出0.5%~1.0%左右。
如何知道哪些是秘櫃式指數基金?
其實從基金的表面來看,很難看出來哪些是秘櫃式指數基金,必須仔細研究公開說明書才能發現基金的真實持股情況,
一般來說還會再搭配 R Squared(統計兩數據間關聯性的係數)、追蹤誤差(Tracking Error)、主動比重(Active Share)這幾種方式,來確定投資組合與基準指數的統計偏差,才能察覺主動基金是否為複製指數的偽基金:
1. 決定係數(R Squared):
又稱為R平方,這是一種統計數據,代表基金偏離或符合基準的百分比,
主要是衡量基金報酬與指數報酬的差異,範圍在0~100之間,R平方為100的基金代表它的表現與指數完全一致。
2. 追蹤誤差(Tracking Error):
追蹤誤差是常用來衡量基金主動管理程度的指標,也是基金超額收益率的標準差,
追蹤誤差越大表示主動管理承擔的風險越大、基金的主動管理程度越高,而較低的追踪誤差代表基金經理可能正在模仿指數。
3. 主動比重(Active Share):
指投資組合持有的基金與指數不同的持股比例(百分比),
比例較高可能是基金經理正在運用自己的選股技巧,希望能擊敗指數,
通常主動比重在20~60%間的投資組合,被認為是接近指數的投資組合,而100%則代表基金與指數沒有任何共通點(基金經理充分利用選股能力而非複製指數)。
市場先生提示:其實要驗證是否是秘櫃式指數基金是很困難的,只從相關性看有時也會有偏頗,從成分股看可能可以參考,但一般人並沒有能力及時間精力去一一驗證。我們能做的就事評估共同基金時,先把它與指數的報酬做比較,如果太接近時在觀察一下成分股。當成分股和指數過於接近(例如台股基金重押台積電等權值股),就必須小心這問題。
在金融業內,如果你是基金經理人,卻做出Closet Indexing的話,通常是會被人看不起、丟飯碗的。我們當然會希望共同基金能夠自律,不過誰知道呢?
秘櫃式指數基金適合投資嗎?當然不
秘櫃式指數基金的經理人放棄以大幅勝過指數績效的目標,將投資組合裡的許多基金改成與指數相同,目標是績效不要輸指數太多就好。
如果是這樣的話,投資人為什麼要花比較多的費用買主動式指數基金,而不直接買被動式指數基金ETF呢?
主動式基金的報酬想要超越指數,必須透過選股、擇時這兩個方法,
耶魯大學教授Cremers、Petajisto在2009年提出了可以量化選股、衡量基金主動管理程度的指標主動比重(Active Share),用來衡量每支基金投資組合相對於指數的偏離程度。
兩位教授用主動比重(Active Share)、追蹤誤差(Tracking Error),衡量四種主動基金 Diversified stock picks(分散多樣化選股)、Concentrated stock picks(集中選股)、Factor bets (因子選股)、Closet indexing(秘櫃式指數基金),可以發現秘櫃式指數基金都是處於最低分的(LOW),因為在主動型基金裡,不建議投資人來選擇這種類型的基金。
下圖,左軸是基金的主動程度(低到高,越高帶表主動程度越高),下橫軸是追蹤誤差(越高帶表和指數差異越大),為此把幾種不同類型的投資做分類。
純指數投資(Pure indexing, 就是買ETF)在最左下角,四種主動型投資則分布在右上方,其中秘櫃式指數基金(Closet indexing)主動程度低、和指數的差異小。
- 如果追求主動投資:應該選擇主動程度高的類型,如分散選股、集中選股。
- 追求和指數差異化、對抗系統風險:應該選擇 集中選股、因子選股,
- 追求指數化:應該選擇純指數投資。
不管怎麼選,秘櫃式指數基金都沒有被選擇的理由。
快速重點整理:什麼是秘櫃式指數基金?
- 秘櫃式指數基金宣稱是主動型基金、收取較高的管理成本,但實際上採用被動式管理方式,也就是說投資人支付較貴的費用,卻買了一個偽主動基金。
- 想知道哪些是秘櫃式指數基金,通常會再搭配決定係數(R Squared)、追蹤誤差(Tracking Error)、主動比重(Active Share)這幾種方式,來確定投資組合與基準指數的統計偏差,察覺主動基金是否為複製指數的偽基金。
不過理論上是這樣,實際上我覺得難以執行。 - 秘櫃式指數基金的經理人放棄大幅勝過指數績效的目標,將投資組合裡的許多分成股改成與指數成分股相同,目標是績效不要輸指數太多就好。如果是這樣的話,投資人為什麼要花比較多的費用買主動式指數基金,而不直接買被動式指數基金ETF就好呢?所以這種基金是不適合投資的標的。
市場先生心得:
對一般人來說,關鍵的問題是:「我如何分辨出哪些基金是Closet indexing?」
其實,首要第一步是你對指數要夠了解。先多了解各種ETF,在回頭和共同基金做比較,其實就有能力看出兩者的差異。
可閱讀:ETF投資入門懶人包最後提供3個可以比較歷史績效走勢圖的工具,我自己蠻常用它們來看歷史報酬走勢的:
1. Google財經,能夠比較任意兩檔標的的報酬走勢。
2. MoneyDJ網站,能夠把共同基金和ㄧ些指數報酬做比較。
3. MorningStar網站,一樣能夠比較基金報酬走勢和指數的差異,但網站速度慢常常lag。
ETF教學列表 | |
ETF
基本概念 |
ETF是什麼? |
ETF vs. 共同基金 | |
ETF vs. 指數型基金 | |
ETF
種類 |
股票型ETF |
貨幣型ETF | |
產業型ETF (施工中) | |
期貨型ETF | |
債券型ETF | |
美國以外ETF(施工中) | |
ETF 風險 |
5個投資ETF的風險 |
其他ETF相關
|
ETP是什麼? |
ETN是什麼? | |
槓桿型ETF | |
反向型ETF | |
以上教學內容皆為Mr.Market市場先生版權所有 |
更多ETF相關文章教學:
4. 一張圖看懂ETF費用》ETF手續費、交易稅、內扣費用比較
5. 股票開戶》推薦的開戶券商
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,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
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,
解決投資的煩惱!
最近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「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」教學課程,
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、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,
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,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1100位同學上課。
線上課程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
編輯:Joy 主編:市場先生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,
幫我按個讚,分享給更多人看到,謝謝!
一般留言